行业资讯

2016/03/30

108

这三个思路或助照明经销商跳出“整体性困惑”

     最近密集拜访了一些大商,各个领域、各个品牌的商家都有,以快消品为主。结论我用八个字概括:出乎意料,想像不到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用三句话概括目前经销商的困惑:

    规模越大,经销商越不赚钱;

    品牌越强,经销商越不赚钱;

    公司化运营,反不如夫妻店赚钱。

    大家说这是不是想像不到啊!这似乎表明我们过去的追求,给经销商描绘的未来蓝图全部落空。

    前两年,我们还在提倡公司化运作;前两年,我们还总想做大品牌;直到现在,我们还在追求销量增长。难道我们追求的目标,就是这样一个结果。这似乎不合逻辑。

    问题在哪里?

    为什么经销商的现状与追求的结局反差这么大?我认为主要是市场整体状况出现了巨变。我概括为四个方面,有人说是“四面楚歌”。我觉得“四面楚歌”是指没有出路,我只承认是四个问题,但这四个问题都是代表趋势的大问题:

    1、行业封顶:所有行业销量均出现销量下滑。

    2、厂家加压:厂家加大对代理商压力。销量下滑,费用上升,利润下降。

    3、公司化困境:传统管理模式不再适应80后、90后。

    4、电商打劫:淘宝、京东C端后,B端再次打劫。

    上述四个问题,不单是个别经销商的问题,也不是个别行业的问题。我认为是经销商群体的共性问题,所以我说是“整体性困惑”。

    行业封顶

    截止目前,中国作为一个追赶性国家,消费普及已经基本完成,表现为传统领域消费数量增长到顶。不信,我们可以看看快消品行业2015年的中报或年报。这些都是上市公司的报表,应该是经得起检验的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行业龙头企业,也包括一些跨国品牌。总体上看,销量(营收)都在下滑。部分企业利润有上升,主要是产品结构调整比较好的结果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,包括经销商,都有增长依赖症。只要增长停滞,一定问题百出。经销商更是靠增长解决问题的。

    销量增长,费用上升;销量再增长,费用再上升。经销商过去一直处于这个循环过程中,当销量不增长,而费用还在增长时,一定产生很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能不能在销量下滑时,利润还要增长?可能中国经销商群体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这可能恰恰是要解决的问题。

    我的结论是:经销商一定要正视行业销量下滑的结果,视之为正常而非异常,以后的经营应该建立在这些条件下。

    厂家加压

    中国的商家一直不是有完全自主权的商家,是受控于厂家的商家,特别是大品牌的商家。所以,才会有“管理经销商”这样在西方没有的说法,商家是厂家的客户,甚至是“上帝”,怎么能“管理”呢?

    厂家越困难,对经销商的压力就越大。现在正常的促销已经不够了,不少厂家提出专人、专车。我不认为这些能解决问题,但加大费用是必然的。受制于厂家的经销商,不做不行,做就行吗?

    经销商公司化困境

    10多年前,我就不余遗力地在提经销商公司化经营,夫妻店成为被批评的“靶子”。目前做得好的经销商确实是公司化做得比较好的。我们首先得承认原来提公司化经营的方向是对的。

    然而,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。

    一是就业的主体变成了80后、90后,他们与以前的员工差异非常大,我不认为是坏事,我们应该拥抱他们;

    二是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,人力短缺了;

    三是现在是创业热潮,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“新一代”了。

    B端电商打劫

    第一轮电商是C端电商,模式是C2CB2CC端电商影响虽然大,但影响的行业有限,以高毛利行业、高单价行业为主。据我了解,快消品行业受影响只有1%-3%。在整个零售份额中2015年大约只占13%

    2016年是B端电商热,阿里1688和京东新通路都在做B端。我把他们的B端称之为集中式B端。

    集中式B端是干什么的?就是厂家的货,绕过经销商,直供零售店。

    这不是直接打劫经销商吗?确实如此,所以经销商群体反应很激烈,都在讨论怎么自救。

    快消品原来受电商影响不大,但B端电商影响最大的恰恰就是经销商。虽然我认为不是灭顶之灾,但如果下降十个点也受不了啊。

    丢掉幻想

    并非“集体性束手无策”

    我曾经提出“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”的说法,这样针对厂家说的。对经销商来说,同样并非集体性束手无策,出路肯定是有的,但并不是所有经销商都认可,都积极实践。

    丢掉幻想,尤其是重回老路的幻想。不要寄希望于行业好转;不要寄希望于产品增长;不要寄希望于老产品;不要寄希望于传统方法。经销商也要有重做一遍的准备。

    经销商经营新框架

    只提出问题,不解决问题。这不是我的风格。当我提出问题时,一般是已经有办法了。

    既然丢掉老的幻想,就必须有新思路。我提出目前解困的三条思路:

    第一,主流换挡,产品升级。

    第二,从公司化转向平台化。

    第三,参与B端电商新融合。

    这三个思路,基本上能够解决经销商面临的四个问题。

    新消费群:新三驾马车

    为什么原来的产品不好卖了?因为消费者变了。根据阿里和麦肯锡的研究,中国消费出现了“新三驾马车”,也就是三个新的消费阶层。

    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:17%增速。

    新时代消费者——80后、90后:14%增速。“上一代”只有7%

    网络购物:增速20%。线下只有6%

    可以说,这是未来增速最大的三个消费群体,也叫“新三驾马车”。抓不住这三类消费群体,未来销量下滑,利润下滑才是正常的。

    主流换挡,重塑战略大单品

    怎么应对“新三驾马车”的消费升级?主要是消费升级。

安防解决方案一站式商贸平台,开拓智能应用无限商机

欢迎莅临广州国际智能安全科技应用博览会!

联系我们

商务电话:

020-38251558

公司地址:

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

主办单位官方微信

主办单位官方微信